中国行政区划
中国行政区划

河北行唐:千年古县里的两个有趣地名,都和古代官府有关

中国故事库

河北张家口有一个蔚县,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不知道的人极有可能念成“wei”县,如蔚蓝、蔚为壮观、蔚成风气等等,老阳就曾经犯过这个错误。其实读错也难怪,这个字…

河北张家口有一个蔚县,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不知道的人极有可能念成“wei”县,如蔚蓝、蔚为壮观、蔚成风气等等,老阳就曾经犯过这个错误。其实读错也难怪,这个字也就用作地名时才念“yu”。

邯和郸是地名专用字,老阳曾经以为这两个字“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后来知道除了邯郸市外,河南还有一个郸城县,所以并非邯郸所专用。

那么有没有专用且排他的地名用字呢?确实有,比如“差取”,这是按读音抓来的代用字,其实是“更差”“更取”。老阳实在打不出“更差”“更取”这两个字,也实在没见过这两个字。

现在的字典上也没有这两个字,要想找到它们,只有去翻《康熙字典》,释义仅一条:行唐县东一恶村。

唐县是联合国认定的“千年古县”,现为石家庄市所辖。那么,这个叫“差取”的村如何会有这样一个特别的名字,又是如何被冠以“恶村”之名的呢?

相传,历史上的“差取”村人人习武,民风彪悍,官府白天抓壮丁,常常会遭遇村民的群起反抗,于是就改成半夜悄悄拿人,即“二更取差”。后来有人把这四个字巧妙组合,就是现在村名的由来。

过去老百姓反抗官府,“以暴制暴”,但在官府看来,那就是“恶”。直到现在,“差取”人对《康熙字典》的释义仍耿耿于怀,不愿再提及。

行唐县还有一条河,过去叫郜河,现在把名字改了,叫颖水河。改名不稀奇,徽州不是改名黄山了吗?好像是看中了黄山的知名度。颖水河的知名度并不高,那改名又因为什么呢?

原来,过去郜河的上游曾经是两条河,一条叫颍水,一条叫江河。两河之间原有一户人家的祖坟,常因颖河发大水而受淹。后来,这户人家出了一个当官的,为保护祖坟,就把颖水截断,改道入江河。

他们家祖坟是保住了,可两河并一河,再发大水,河边的村庄就遭了殃。眼看着房屋遭毁,农田被淹,老百姓联合起来,就把那户当官的人家给告了。

从县里告到府里,最后告到京城,终于朝廷也知道了这件事,一时龙颜大怒,以“倚仗权势,欺压乡民”将那户人家治了罪。

治理后的颖水河

为纪念“告状”取得胜利,后来,人们就把这条河改名为“告河”。再后来,有位行唐县令不喜欢告状的“告”字,就给它加了个耳朵,说是要“广听民声”,于是成了“郜河”。

又是多少年过去了,老百姓告状已经不叫告状,叫上访,但还是有官员听到“告”字就不爽,郜河于是再次改名,叫了颖水河。

郑板桥有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不喜欢“告”,就算加上了耳朵,也未必听得进百姓的疾苦声。带耳朵也好,不带耳朵也罢,总归是那个音;听得进也好,听不进也罢,想要耳根清净总是不可取的。

作者: 中国行政区划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www.com300.com)是一个专注于中国行政规划信息展示的平台,实时更新最全,最新,最准的国内行政规划动态,为中国数十亿互联网用户提供最便民的网上新生活。

为您推荐

诗词录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19405131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900242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