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古庙是广州重要的鸦片战争历史遗址。
广州已有三四千个老地名在城市变迁中流失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精简到25页,却有多处提到“文化”建设,文化方面的内容有增无减。广州市政协委员黄淼章希望将老地名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广州市人大代表方土建议将广州图书馆旧馆改造为艺术家之家。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培育广州为世界文化名城,文化议题也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的热心关注所在。
方土:
广图旧馆应改为艺术家之家
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画院院长方土在参加越秀团讨论时指出,广州缺乏艺术家聚会的场所,建议广图旧馆不要改造为少儿图书馆,因为年轻一代的阅读方式改变了,倒不如改造成文艺之家、艺术家之家。
“广州提出打造岭南文化中心,我们现在缺乏人文公园。”方土认为,生态公园里能否保留人文景观,改造成人文公园。因为假如公园里除了绿树什么都没有,就会显得很苍白。
方土还以本报报道《番禺关良:缘何被故土遗忘?》(2010年9月14日B4版)为例,呼吁广州要重视关良这一在中国现代美术史写下重要一笔的本土画家。他建议在大学城建一个关良小型纪念馆,甚至可以建成别院,让艺术家入住进行创作,成为大学城的新亮点。
罗兆慈:
南沙开发鸦片战争遗址
在人大分组讨论会上,南沙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兆慈表示,虎门销烟虽为人所熟知,但鸦片战争的主战场却是在南沙,广州打造新岭南文化中心时不能忘记这一段历史。在南沙应进行“鸦片战争遗址开发建设”。
罗兆慈表示,南沙天后宫一带的大角山炮台与东莞沙角炮台隔江对峙,构成了珠江口虎门要塞的第一道防线。鸦片战争的第一炮就是在这里打响的。现在南沙还留存有大角山炮台、上下横档岛炮台以及当年的大炮实物等,还发现有当年为抗英牺牲的将士遗骸,并建有“鸦片战争大角山英烈墓”等。
罗兆慈建议,广州要打造新岭南文化中心,并要建立三元里抗英纪念馆。
黄淼章:
不能忽视对老地名的普查保护
“这些年,广州的老地名消失太快了,要赶紧抢救!”政协委员黄淼章在昨日上午的现场咨询活动中表示,广州既然要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就不能忽视对老地名的普查和保护。
“老地名其实是历史文化的记忆,城市变得越来越现代,老地名消失了,广州如不尽快开展老地名普查工作并公布老地名名录,这些城市记忆将彻底消失。”黄淼章说。
黄淼章提到,前两年,一项关于老地名的民间调查显示,广州已有三四千个老地名在城市变迁中流失,“经过这几年的建设拆迁,估计消失得更加多。”他认为,广州应向南京等地学习,将老地名纳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列。他建议,由市民政局牵头建立一个专门的老地名保护委员会,尽快开展老地名普查,建立老地名名录,尽快出台保护老地名的细则或指引。
对此,市民政局地名处负责人明确回应,广州目前已有开展老地名普查和保护的规划,“国家民政部有详细的老地名普查和公布指引,我们将根据这个指引开展工作。”
另据该负责人透露,政府对沙面的保护力度很大,规划很明确,沙面不会建美食一条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