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州“状元境”公交车站站牌变了模样,在乘车线路信息之下,以前的广告变成了一段简洁的文字典故,对“状元境”地名的由来及其历史故事做了介绍。这个创意来自福州一位初中二年级学生。文史学家认为这种解释性站牌把福州厚重的历史文化在细节中展现了出来。福州交通主管部门表示,如果效果好,他们将考虑扩大这种站牌的普及度。
一个初中生想到站牌写上地名典故的创意,是一种可贵的古文化觉醒,也是一种有目的的文化寻踪意识,更是一种热爱家乡的表现。如果从学校教育意义来说,就是一种“生活即学问”的大语文观大教学观。
地名典故上公交站牌是一个很好的创举。对“状元境”的来历,许多路人都不知道这个地名的由来,甚至一些老福州人都不懂得。找到附近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也是一知半解。当地人却不知本地地名的由来,是一种莫大的遗憾。长期以往,那些优秀的乡土历史文化就会淡去,不利于传承和弘扬。而公交牌上的典故知识,就会起到很好的传承接力作用。
许多地方对乡土历史文化,一般都是通过编志记载的方式铭记。这固然是一种很好的传承,但由于大都封存于档案馆博物馆里,成了故纸堆受众就很少,普通民众更难以读到。而在公交站牌上宣传,不但成本小,而且传播效果非常好。此外,还可以通过电子大屏幕的方式滚动宣传,或制成影视动画形式播放宣传。
许多历史遗留下来的乡土文化需要发掘和激活,否则就是一种浪费和罪过。现在各地都在抢救历史文化遗产,在发掘传承的过程中需要创造性表达和铭记。不仅地名典故,还有其他各类优秀地方历史文化,都需要许多创意传承。这项工作做好了,就能提升一个地方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文化也是一种软实力,激活本地历史文化,就有了提高人气的活“名片”,其意义是多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