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省而言,地名大多内涵丰富,文化底蕴十足。颇让笔者失望的是,老家忻府区却叫得有点牵强。想想其除了有忻州市府所在地的含义外,别无深意。而忻府区有1800年的历史,古称秀容、九原,其文化底蕴很深,名字上没有体现出当地文化,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历史就是文化,文化足以让我们自豪。
有着2500年历史的太原,境内人文景点颇多,自当以此作为街巷命名的一个手段。
随着城市大发展和街道的改扩建,太原新生出许多街巷。让人记忆犹新的是2011年命名的58条新街巷,尤其是晋源区命名的21条道路名称,除延盛街和汾宾街外,皆有历史出处,传承了晋阳文脉,彰显出文化魅力。此后,似乎再无极深印象的好名字钻进脑海。以新近命名的并州路、府东街以及太原南站周边小街巷为例,30余条街巷鲜能叫出七八个名儿来。
当然,这不是因为起名者的文化不高、水平不够,由于城市框架拉大,指位性的街巷名自然也缺少不得,所以少了几分诗情画意也能理解。
那么,如何才能起个好名字呢?
大体命名有这样几种方式,一是以历史人物来命名,二是用文化性建筑命名,三是以自然环境命名,四是以数字命名,五是以行业命名,六是以民间故事命名,七是以吉祥语言命名,八是以地理方位命名。好的名字还应该有唯一性、特色性、不可替代性、不易模仿性。
若具备以上几点,名字肯定响亮。
命名要体现当地的历史文化,要有地方特色。太原文化底蕴深厚,不管是城乡还是新区,都是可以利用历史文化来命名的,因为有太多可以运用的历史典故和民风民俗特色。
窃以为,太原南站附近已命名的站东一街、站东二街、站东三街就有点俗,岂不等同于大宝、二宝、三宝,虽然指位性明确,但在客人往来的站点叫出这样的名字,还是觉得不够响亮,倒不如取吉祥喜庆之名的好。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带给我们许多优秀的传承。毫不夸张地讲,咱走着站着的地方都会带着浓浓的文化味儿,若不起个文化范儿十足的名字,真的有愧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