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伊勒呼里山挣脱大兴安岭的怀抱,劈开山岩,冲出峡谷,一路欢啸南下,经过九曲十八弯,在一个叫作墨尔根的小城边,她文静优雅地拐了一个弯,折向西流。
这,就是被誉为母亲河的嫩江。古称“难水”“那河”“脑温江”,清初称“诺尼木伦”(“诺尼”为“碧绿”之意,“木伦”为江),清代中期取其谐音始称“嫩江”。
我在诗中写道:“古镇饮水思源/就取了和大江一样的名字/嫩江,是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原名“墨尔根”,后改称“嫩江”。我家原住嫩江县城,距江岸很近,我在嫩水边度过快乐的童年。
夏天,妈妈去江边洗衣服、扒树皮就会带上我。那时候,江边堆满排木,我上上下下跑来跑去玩耍,树皮扒光了,就站在木垛上,翘盼到木排涉江而来,这时,我就会欢快地报告妈妈。那一片一片散发着松香的排木垛,是我童年迷恋的“淘气堡”!
冬天,在江面溜冰,打陀螺,放爬犁,撵野鸡,更是其乐无穷。我有一位同学,姓赵,有俄罗斯血统,父亲是放排人,爷爷是打鱼人。我和同学跟随他的爷爷,去嫩江支汊刘家窑打冰川,捞哈什蚂子(青蛙),那时不曾禁捞。同学的爷爷经验丰富,左转转,右转转,看准一个地方,用冰穿一点:“就这了!”我们帮爷爷刨冰眼,不一会儿,便到了水层。爷爷选的冰眼无人可比,但见冰窟窿里翻江倒海,满世界都是哈什蚂子。用筐捞吧,一个冰窟窿可以捞出多半麻袋,随后,用爬犁拉到街里去卖,20世纪50年代末,1斤大个的哈什蚂子能卖到1角1分钱。
嫩江北是莫旗,现在小轿车在江北辽阔的草原上往来穿梭,而江北人驱赶的勒勒车早已进了历史的博物馆。记忆中,小时候,我经常看到人们从冰冻的江面过来,赶着装柴的勒勒车,那勒勒车,一匹马,大轱辘,木质的,特笨重。一个下雪天,我去江上玩,看见一个赶着柴车刚过江的人,江边居民以酒换柴。三斤瓶装散酒,那个人接过便喝,一气下去大半,大雪也豪爽起来,下得紧了。有意思的是,那个人掉转车头,然后把酒瓶搂在怀里,倒头躺在车上酣睡,任由识途老马拉着大轱辘车,“咯吱咯吱”地奏着催眠曲,优哉游哉地向江北踱去。现在,我要继续说我的妈妈,她是满族人,对北方满族先民发明的皮革乌拉鞋经过一番艰辛的改造,制作出工艺独特价廉物美的布乌拉,随后上街摆摊出售,换钱贴补家用。我有时在江上玩累了,就坐在雪堆旁,观看冰雪路上来来往往的人,寻找妈妈的布质矮筒靴,那是母亲独创的乌拉!经营者唯我一家,不会错的!看,那一个江北过来的男人,他穿着我妈缝制的乌拉,赶着勒勒车,精神抖擞地奔向街市。母亲缝制的漂亮乌拉,令诸多关东汉子,添了几分英俊潇洒。
妈妈不在了,我经常一个人徜徉江边,我把对妈妈的深情眷恋,全部释放给了滚滚滔滔的大江,在空旷的荒野,面对大江,我曾深情地呼唤:我爱你,我的母亲河——嫩江!
我深爱的嫩江,为松花江北源,全长 1370 公里。在嫩江县境内,嫩江干流由北南流,蜿蜒穿越兴安山地进入松嫩平原,县内嫩江干流长度404公里。嫩江在县内的主要支流有科洛河、门鲁河、卧都河、固固河,较大的次支流有科洛河支流沭河、门鲁河支流泥鳅河,处于嫩江上游,流域面积4.1万平方公里。尼尔基水库是一项国家水利枢纽,也是一项为松辽地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创造条件的大型控制性工程,为嫩江增添了又一壮美华章。我们的母亲河,日夜不息的大江,滋养了一代代嫩江人,给嫩江人以纯朴豪爽的性格、百折不回的坚毅,这里的人民,以嫩江的宽阔胸襟、豪迈气概,勤劳耕耘着家乡这一片神奇的土地。
我无法断言,嫩江几时有。但有据可查,吮吸着母亲河的乳汁,墨尔根人走出了旧石器的幼年。一部积淀历史风云的《嫩江县志》,可以见证肃慎先民弯弓射大雕的荒芜的河畔,元世祖忽必烈追击乃颜叛军的幽翳的江段。伫立江堤上,可以感受叱咤风云的东北抗日联军战士驾扁舟奔赴解放墨尔根的沙场。
嫩江,有多少动人心弦的故事。
今天的江畔百姓广场,是一个欢腾的乐园。我歌唱嫩江:“朋友,一起来畅游嫩江吧/畅游千里画廊/你可以在舒缓的江心/乘一只小船荡起双桨/在湍急的江段漂流/享受刺激的感觉冲浪/你可以在温暖的蒙古包/品味烤全羊的大餐/在新建的楼房感受鄂温克人喜迁新居的欢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