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区划
中国行政区划

台湾台中市各区地名之由来

中国故事库

1.中区 清代台湾“盐务总管”所在地,旧称“盐馆”。2.东区 台湾府城“南门”遗址,今位居大台中市“东”侧故称东区。3.西区 有大地主在此设立缴田租的公共事务馆,旧称“公馆”。4.…

1.中区 清代台湾“盐务总管”所在地,旧称“盐馆”。

2.东区 台湾府城“南门”遗址,今位居大台中市“东”侧故称东区。

3.西区 有大地主在此设立缴田租的公共事务馆,旧称“公馆”。

4.南区 有平埔族老妇人不愿搬走,仍居住在此地,汉人称之为“番婆”庄。

5.北区 早期汉人“邱厝”“赖厝”形成姓氏聚落,由于赖姓居多,故称“赖厝廓”。

6.西屯区 昔日平埔族祭祖所在地,有一湖潭叫“马龙潭”。

7.南屯区 拓荒时期打造垦耕用具牛“犁”锄“头”的“店”铺区,故称“犁头店”,日据时期改称南屯。

8.北屯区 原叫“三十张犁”,因为台湾的汉人计算田地,以每一张犁为计算标准,一个人在播种期间最多约可犁耕五甲地,因本区当年开垦了一百五十甲田地,一张犁为五甲地,因本区当年开垦了一百五十甲田地,一张犁为五甲地,所以旧称“三十张犁”,日据时期改称“北屯”。

作者: 中国行政区划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www.com300.com)是一个专注于中国行政规划信息展示的平台,实时更新最全,最新,最准的国内行政规划动态,为中国数十亿互联网用户提供最便民的网上新生活。

为您推荐

诗词录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19405131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900242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