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区划
中国行政区划

台湾高雄市各区地名之由来

中国故事库

1.高雄市 此地原为西拉雅平埔族打狗社居住地,日据时期日本人把河洛语(打狗)改成与日语发音相近的─高雄(Taka),因此改称为高雄沿用至今。2.左营区 明郑时实施屯田政策,本区以“…

1.高雄市 此地原为西拉雅平埔族打狗社居住地,日据时期日本人把河洛语(打狗)改成与日语发音相近的─高雄(Taka),因此改称为高雄沿用至今。

2.左营区 明郑时实施屯田政策,本区以“左营”之部队进行开垦,故称之。

3.鼓山区 三百多年前这里是西拉雅平埔族打狗牙社活动区域,汉人称之为“打鼓社”,且此地有一小山丘(万寿山),其状兀然凸起有如“鼓”状,故称鼓山。

4.三民区 台湾光复后取“三民”主义的三民作为区名。

5.盐埕区 明郑时期和清代有汉人开发为晒盐区,河洛语广场叫做(埕),如今为行政中心,依然保留开拓之初“盐埕”的原始地名。

6.金区 昔日可能是明郑时代实施屯田制度时,为“前金”营的拓垦区,故而称之。

7.新兴区 为“新兴”的商业精华区,故称之为新兴区。

8.苓雅区 三百多年前明郑万历年间汉人入垦,在本区的松树根上发现有球块状“茯苓仔”,汉人搭寮采集,故称“苓雅寮”,台湾光复后改为“苓雅”区。

9.前镇区 明郑时期实行屯田政策,本区属于“前镇”军营开垦区,故称前镇区。

10.旗津区 本区为长条形海岸外的隆起沙洲,有如一支“旗”子横在港外,“津”就是过渡陆地或港口必经的地方,故称“旗津”,北端形成高雄港,南端形成小港。

11.小港区 清末由于泥沙淤积,使当时的“凤山港”衰落成为小港叫作“港仔土干”,日据时期把“港仔土干”改称“小港”。

12.楠梓区 昔日此地盛产“楠木”和“梓木”,又是木匠集中区,“梓人”就是“木匠”的意思,故称“楠梓”。

作者: 中国行政区划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www.com300.com)是一个专注于中国行政规划信息展示的平台,实时更新最全,最新,最准的国内行政规划动态,为中国数十亿互联网用户提供最便民的网上新生活。

为您推荐

诗词录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19405131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900242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