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名称有三种说法。
一说:沈水之北谓之沈阳。过去人们把浑河称为沈水,水北为阳,水南为阴,因其坐落在浑河北面,所以就把这个地方叫沈阳。据《钦定盛京通志》:沈水“城南四里,俗名五里河,自东关观音阁东泉眼发源,一日万泉河,至骡子圈南入浑河。按《春秋·古梁传》:水北曰阳,故名沈阳。”
二说:金末,这个地方叫沈州。蒙古大军攻取辽东,沈州遭劫难,毁于战火,城池市井毁损凋敝。不久,元政权将前来投靠的大批高丽军民分成两部,开始在沈州旧址重建城池,渐渐恢复旧时的面貌。后来又将辽阳、沈州并存的两个总管府合并为一,称沈阳路安抚高丽军民总管府。因此出现了沈阳的名字。
三说:源于“神羊”的传说。传说“侯城”一名砍柴的少年救了一只被恶狼追赶的小羚羊,后来他发现3只羚羊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对着太阳鸣叫。打那以后,这个地方连续几年风调雨顺。有人就附会:三只羚羊向太阳叫是“三羊开泰”,吉祥之兆,并说羚羊是“神羊”,还提出把“侯城”改称“神羊城”,慢慢地“侯城”就被民间公认的“神羊城”取代了。因“神羊”与沈阳谐音,以后因在沈水北设了沈阳卫,也就把“神羊城”叫“沈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