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湟源县位于西宁市西约50公里处的日月山脚下,古称丹噶尔。最初。丹噶尔地只有一喇嘛寺院东科尔寺。据《安多政教史》记载:在藏历第八饶迥火猴年(公元1476年),东科尔·达瓦坚参出生在大蕃康区东科尔的杂尼地方。他自幼出家,前往木雅的热岗一带拜散华扎西坚参为师,后又拜谒隆务·格德法主系统地学习《辨理初级》《波罗密多》《中观论》《正量论》《俱舍论》《毗奈耶论》等,学成返回故里,募化得到一处名叫“本康岗巴”的本教寺址(在中康地区),首建东科尔寺。东科尔·达瓦坚参被后世称为“东科尔活佛”。到第四世东科尔活佛嘉祥嘉措(1639-1683年)时,他曾前往西藏拜谒达赖五世和固始汗,后投书达赖,请求在青海建寺,获准后,嘉祥嘉措自西藏来到青海,建噶丹法轮寺(即东科尔寺,寺址在今湟源县境)。从此,东科尔活佛,被称为“西宁东科尔活佛”。东科尔寺建立后,在寺的周围逐渐地形成村落、集市。“以丹地原为东科(尔)旧寺,自明末商贾渐集,与蒙蕃贸易,有因而世居者;番族亦渐次开垦,牧而兼耕,各就水土之便,筑室家成村落焉”(《丹噶尔厅志》卷—《历史》),清政府也注意到了这一地区路通西藏,逼近青海边隘,为中外咽喉,且为汉、土、蒙古、回、藏各族人民交易之所。故此,雍正五年清政府在此筑城一座,名丹噶尔城。《丹噶尔厅志》云:“丹噶尔,东科尔之转音。”乾隆九年设县主薄,道光九年升为丹噶尔厅。
可见,东科尔一名,原为中康(今四川西部地区)地方的一地名,后转为人名(现今的藏族仍有以出生地作为自己的姓名的习俗),又转为寺院名,“西宁东科尔活佛”嘉祥嘉措在青海建东科尔寺后,东科尔又由寺院名变为地名。由于翻译的原因,“东科尔”被清政府译为”:丹噶尔”。此后,东科尔,仅指东科尔寺,丹噶尔,则成为一地区名称。到民国二年,丹噶尔厅奉命改县,才政为湟源县,取“湟水源头”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