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区划
中国行政区划

地名探源之如东县

中国故事库

如东县地处长江以北,黄海之滨,位于南通市的北部,内陆面积为1872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掘港镇。 如东有着悠久的发展史,成陆前称“扶海洲”。扶海洲在西周时为海中隐沙,春秋战国时期已…

如东县地处长江以北,黄海之滨,位于南通市的北部,内陆面积为1872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掘港镇。

如东有着悠久的发展史,成陆前称“扶海洲”。扶海洲在西周时为海中隐沙,春秋战国时期已发育为大块沙洲。但完全成陆,则是在清朝初年。

如东成陆后原为如皋县地。1940年10月,新四军东进后将原如皋县分设为如西、如皋(如皋东乡)两县。1945年,如西县易名为如皋县,如皋县则易名为如东县。取名“如东”,是因地处如皋以东或原为如皋县东乡而得名。如东自1949年后隶属于南通专区,1968年起属南通地区,1983年隶属南通市。

1945年9月,如东建县后县政府驻马塘镇。马塘,别称“骥渚”,雅称“晓塘”。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时曾建有马塘场,后此地名一直沿用。从地名和别称名“骥”的字面看,地名来源与马有关。

1951年,县政府由马塘迁至掘港镇。“掘港”得名,据清代《如皋县志》载,黄海之滨缺少港口,人称“缺港”,后因“缺”字不雅,故以“掘”字取代,被称为“掘港”。也有传说,唐大历年间(766~779),李承筑捍海堤后,每降大雨,内河水涨无法排出,便掘开堤堰放水,待海潮来临再堵上。如此反复循环,于是“掘港”之名传开。掘港,见诸文字的记载,最早为唐代日本园仁和尚的《入唐巡礼行记》,其中有“夜宿沿海村,村东有掘港亭”字样。

掘港,早在宋代就建有掘港场,为淮南产盐要地之一。到明代,盐业大兴,商贾云集,市井繁荣,有“小扬州”之称。近现代,如东成了全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县份之一,又曾荣膺全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县、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百家明星县、全国科技先进县、邮电百强县等称号,并被国家命名为全国民间绘画之乡。

(作者:季为群)

(来源:江苏地情网 《江苏地名溯源》)

作者: 中国行政区划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www.com300.com)是一个专注于中国行政规划信息展示的平台,实时更新最全,最新,最准的国内行政规划动态,为中国数十亿互联网用户提供最便民的网上新生活。

为您推荐

诗词录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19405131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900242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