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区划
中国行政区划

地名探源之临邑县

中国故事库

原标题:临邑县名由来 历史上各州、郡、县的地名,有因山著地者,有因水著地者,也有因地形、地貌或史事得名,而临邑县名均非上述情况,是侨置来的。所谓“侨置”,是将异地之名借来作为本地地…

原标题:临邑县名由来

历史上各州、郡、县的地名,有因山著地者,有因水著地者,也有因地形、地貌或史事得名,而临邑县名均非上述情况,是侨置来的。所谓“侨置”,是将异地之名借来作为本地地名。侨置地名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历史原因,某一部分郡、县的地域划入与它邻近的一个或多个郡、县,原郡、县不复存在,地名就被另一个地区拿来作为自己的地名,志书上称为侨置;二是由于民族或政治集团之间发生战争,强者吞并弱者的地域,被吞并地区中的名门望族为了保持其原有名望而移徙到另一地域,不愿忘却原来的地望,又要享受原来的特权利益,因此将所居新域仍用故地之名,这也称作侨置。临邑县的侨置属第一类情况。西晋末年江苏省的南兰陵郡和南东莞郡属第二类情况。

西汉时,在兖州东郡置临邑县(现在的东阿县地),历史上叫“汉临邑”,经历二百三十年左右的时间,到东汉时期,县地划入谷城县,汉临邑就不存在了。又过了近四百年的时间,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兴起(历史上称刘宋),灭掉了南燕,大半个中国尽属刘宋所辖。刘宋确立政权后,即进行行政区划的规划,就把汉秦所置济南郡著县和平原郡漯(ta)阴县地合并为一个政区,用已废弃的汉临邑县名命名,历史上叫侨临邑,这就是现临邑县名的由来。临邑县侨置的时间,《续山东考古录》记为公元432年(刘宋元嘉九年),《山东通志》记为公元455年(刘宋孝建二年)。两种说法虽不一致,但侨置临邑县在五世纪中叶无疑。侨临邑的地域不包括现在临邑县境内的原德平县部分,原德平县历史上叫平昌。临邑县自刘宋侨置为始,到现在已有一千五百余年的历史了。

历史上曾有两个临邑并存的时期,是在公元457年(刘宋大明元年),孝建皇帝复将谷城县改为临邑县,这就造成了两个临邑县并存的形势。但侨临邑县属于青州平原郡,而谷城之临邑县属兖州济北郡(据《续考》),实际上是异地两县同名。这在历史上并不为怪,我国南北朝时期,朝代更替频繁,政权变化无常,行政区划变动也很大,这种情况,被史书讥为“地无百里,郡县并立”,“民少官多,十羊九牧”。到南齐(历史上也称高齐)时,孝建皇帝所置的兖州济北郡临邑县,又恢复了原来的县名谷城县。两个临邑并存时间仅二十三年,自高齐到现在历史上再无第二个临邑县。

(来源:山东省情网)

作者: 中国行政区划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www.com300.com)是一个专注于中国行政规划信息展示的平台,实时更新最全,最新,最准的国内行政规划动态,为中国数十亿互联网用户提供最便民的网上新生活。

为您推荐

诗词录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19405131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900242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