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区划
中国行政区划

地名探源之海南省儋州市

中国故事库

原标题:儋州名称变迁及由来 地名既是一种称谓,也是一种符号,地名的诞生,或是因自然俗成,或是由人文赋予,因此,可以说地名是一个地方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了解地名,人们可以深入了解到地名…

原标题:儋州名称变迁及由来

地名既是一种称谓,也是一种符号,地名的诞生,或是因自然俗成,或是由人文赋予,因此,可以说地名是一个地方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了解地名,人们可以深入了解到地名的来源、历史、文化的演变过程。

儋州,古称“儋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山海经》记载有“儋耳之国”“离耳国”的称谓,指的是海南岛上的“儋耳”。据东晋学者郭璞考证,儋耳乃古代一个部落,其民“锼离其耳,分令下垂以为饰”,珥大垂肩,如担状,故曰“担珥”,后来称为“儋耳”。儋耳在唐虞时为南交属地,夏、商、周时为扬州(江南)之南裔,又名南荒。秦时为象郡(百粤)之外徼,又称南徼。此前未设治。

至汉代,儋州开始有建制名称。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在海南岛上设儋耳郡和珠崖郡,辖属交趾部刺史。儋耳郡治在西北部南滩浦(原属儋州市三都镇旧州坡,今属洋浦经济开发区三都区),领儋耳、至来(今昌江县)和九龙(今东方市)三县。此后至隋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儋州的名称随社会发展历经多次变更,先后改为珠崖郡、朱卢县、珠崖县、儋耳。其中,南北朝时期,梁大同年间(公元535—546年),冯冼氏请命于朝,设崖州于儋耳故地,州治在义伦县南滩浦(原属儋州市三都镇,今属洋浦经济开发区三都区)。冼太夫人治下的崖州是当时海南岛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那“儋州”地名最早何时出现?据1996年新编《儋县志》记载:“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置儋州,州治在高坡(今儋州市中和镇)。儋州之立自此始。”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为昌化郡。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为儋州。北宋太平兴国初(公元976年)至南宋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儋州的名称先后改为宜伦县、昌化军。南宋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改为南宁军。元沿宋制仍称南宁军。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复改为儋州。清沿明制称儋州。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改州为县,始有儋县之称。1950年4月儋县解放。1957年5月于儋州南部地区另设那大县。1958年12月儋县和那大县合并,沿称儋县。199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儋县,设立儋州市(县级)。2015年2月获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地级市。自汉代设郡迄今,已经历2100多年。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儋州一直是海南西部的中心城镇。儋州的治所先后驻三都镇、中和镇、白马井镇、新州镇和那大镇。

(来源:“琼崖史志”微信公众号)

作者: 中国行政区划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www.com300.com)是一个专注于中国行政规划信息展示的平台,实时更新最全,最新,最准的国内行政规划动态,为中国数十亿互联网用户提供最便民的网上新生活。

为您推荐

诗词录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19405131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900242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