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区划
中国行政区划

宿州老地名正在逐渐消亡

中国故事库

拂晓新闻网报道,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环城河以内的老城区,由于土地开发项目较少,老地名得以较好保存。但是在一些区域特别是城郊,老地名消失的速度在加快。 “许多别致的老地名被那些所谓皇…

拂晓新闻网报道,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环城河以内的老城区,由于土地开发项目较少,老地名得以较好保存。但是在一些区域特别是城郊,老地名消失的速度在加快。

“许多别致的老地名被那些所谓皇家气派的名字所替代,有些可惜!”面对宿城的老地名渐渐消亡的现状,有些人为之扼腕;有些人认为大可不必过度忧虑:这是一个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必然结果,有些老地名的内涵显得与当今时代脱节,不再适应当代民众的审美情趣,优胜劣汰是大势所趋。
对此,市政协常委、宿州二中历史教师王彩法表示,老地名绝不仅仅是一个地名而是历史和文化的载体,是历史的“活名片”,是城市变迁的刻痕印记。梳理、保护“老地名”,就是保存我们这座未来城市来龙去脉的断面,保护城市的历史内涵和个性特征。他建议,对新老城区及郊区原有地名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指向性特别强、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老地名,列为以后新道路、新街巷、新社区、新景点等的备用名称。更为重要的是要对宿州老地名进行全面调查和考证,确定需要保护的老地名的范围和数目。“虽然咱们宿城老地名的历史和人文内涵有些薄弱,但其背后总有一段历史,一段佳话,有总比没有好,最起码镌刻着古城宿州变迁的刻痕印记。”
资料显示,由于近年来城镇化进程加速,商业区和新型社区林立,每年都有大量的老地名消失,仅今年就消失了20多个。如上述提到的小秦楼和九道弯巷就是因为城区规模扩大、项目开发等诸多原因而消失了。如此下去,要不了几年,宿城的老地名将消失殆尽。届时,有关宿州的社会百态和文化发展历史链就会因缺乏载体而变得残缺不全。(记者 蔡建 陈成光)

作者: 中国行政区划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www.com300.com)是一个专注于中国行政规划信息展示的平台,实时更新最全,最新,最准的国内行政规划动态,为中国数十亿互联网用户提供最便民的网上新生活。

为您推荐

诗词录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19405131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900242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