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安州区与德阳市罗江县共同签署《凯江河流域上游水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备忘录》——
□本报记者 邹俊川 袁婧
10月26日,绵阳市安州区启明星磷化工有限公司和明升纸业公司迎来了一批环保监察执法人员。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不仅有安州区环保局的,还有邻县罗江县的。“亲自来看了这些企业,我们也放心了。”罗江县环境监察执法大队大队长胡桂山说。明升纸业公司负责人坦言,“区上和罗江县的环保监察人员一起来检查,我们在环保问题上更不敢掉以轻心了。”
两县开展联合检查,始于今年10月17日两地签署的《凯江河流域上游水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备忘录》。双方约定,将在信息共享、应急联动、联合检查、联席会议四个方面合作。
缺乏沟通机制制约环保监管和执法
罗江县境内的凯江,由两条河汇流而成,一条是垒水河,一条是秀水河,两河上游均位于绵阳市安州区境内。安州区有几家化工和造纸企业就分布在两河沿岸,这让罗江县多少有些担心。
近年来,安州区加强了对境内污染企业的整治。在乡镇设立了环保办,区环保局通过在线监测、零点行动等手段,加强了对大中型排污企业的监管,企业的环保意识也日益增强,区内的环保形势有了较大改观,但环保压力仍然很大。“我们是安州区的下游,也是中江的上游,面临相同的压力。”在罗江县环保局局长谢青云看来,虽然河道管理采用属地原则,但河流污染“牵一发而动全身”。
罗江和中江同属德阳市,联防联控的工作早已展开,一旦出现污染事故,德阳市环保局在市域范围内就可协调。但安州区归属绵阳市,如果要统筹,需要省环保厅来协调。谢青云举例说,今年4月15日,罗江垒水河调元镇临江段出现河鱼死亡,拉网排查后确定污染源来自上游安州区境内河道,“最后还得找省厅出面进行了协调”。
这件事也让安州区环保局深感委屈,因为最后查明,污染源来自安州区外,一家化工企业用汽车把废水拉到安州区境内偷排。“这件事也给我们提了个醒。有些不法分子钻了两地交界处的空当。”安州区环保局局长杨斌说。
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共护一条河
“突破地域限制,实现更大范围的跨区域统治统管,是河道管理的未来趋势。”谢青云说,环保跨区合作将大大提高污水处置效率;同时,两地环保部门的通力合作,既是对沿河群众负责,也是对安州区环保部门的支援。
两地在建立联防联控机制这个问题上不谋而合。很快,双方起草了合作方案。经过前期的多次沟通交流,合作方案几易其稿。10月17日,双方签署了《凯江醒。有些不法分子钻了两地交界处的空当。”安州区环保局局长杨斌说。
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共护一条河
“突破地域限制,实现更大范围的跨区域统治统管,是河道管理的未来趋势。”谢青云说,环保跨区合作将大大提高污水处置效率;同时,两地环保部门的通力合作,既是对沿河群众负责,也是对安州区环保部门的支援。
两地在建立联防联控机制这个问题上不谋而合。很快,双方起草了合作方案。经过前期的多次沟通交流,合作方案几易其稿。10月17日,双方签署了《凯江河流域上游水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备忘录》,开启了跨市、跨区域环境联防联控合作。
根据该备忘录,两地环保部门确定了在信息共享、应急联动、联合检查、联席会议四个方面开展合作。针对每一个合作方向,双方还将制定实施细则,确定专人负责实施,在两地分别担任环境监察执法大队长的郭荣辉和胡桂山,被确认为第一联络人。
目前,双方正在商讨包括监测数据、工业污水排放重点关注企业等的信息共享范围。在敏感时期、重点地段,两地环境执法、监测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重点污染企业开展联席执法检查和监测。出现环境污染应急事件时,双方通过上下游分析研判、统一行动、共同处置,把污染和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为确保信息有效对接,双方每半年将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同时定期、不定期开展上下游交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