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底,青海省辖1个地级市、1个地区、6个自治州,4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30个县、7个自治县。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
西宁市辖4个市辖区、2个县、1个自治县。市政府驻城中区。
城中区城东区城西区城北区
湟源县(城关镇)湟中县(鲁沙尔镇)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桥头镇)
海东地区辖2个县、4个自治县。地区公署驻平安县。
平安县(平安镇)乐都县(碾伯镇)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川口镇)
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化隆回族自治县(巴燕镇)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积石镇)
海北藏族自治州辖3个县、1个自治县。州政府驻海晏县西海镇。
海晏县(三角城镇)祁连县(八宝镇)刚察县(沙柳河镇)
门源回族自治县(浩门镇)
黄南藏族自治州辖3个县,代管1个自治县。州政府驻同仁县。
同仁县(隆务镇)泽库县(泽曲镇)尖扎县(马克塘镇)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优干宁镇)
海南藏族自治州辖5个县。州政府驻共和县。
共和县(恰卜恰镇)同德县(尕巴松多镇)贵德县(河阴镇)
兴海县(子科滩镇)贵南县(茫曲镇)
果洛藏族自治州辖6个县。州政府驻玛沁。县
玛沁县(大武镇)班玛县(赛来塘镇)甘德县(柯曲镇)达日县(吉迈镇)
久治县(智青松多镇)玛多县(黄河乡)
玉树藏族自治州辖6个县。州政府驻玉树县。
玉树县(结古镇)杂多县(萨呼腾镇)称多县(称文镇)
治多县(加吉博洛格镇)囊谦县(香达镇)曲麻莱县(约改镇)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辖2个县级市、3个县。州政府驻德令哈市。
格尔木市德令哈市
乌兰县(希里沟镇)天峻县(新源镇)都兰县(察汗乌苏镇)
行政区划变更情况
2005年5月26日,经青海省政府批准,贵德县撤销罗汉堂乡,建立拉西瓦镇(依托拉西瓦水电建设),镇政府驻地整体搬迁至曲卜藏村拉果口地区,镇区行政区划范围不变,实行镇管村体制。6月29日,正式撤乡建镇。
2005年,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海西州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方案的批复》(青政函[2005]105号)、《海西州人民政府关于全州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通知》(西政[2005]63号 12月12日):一、德令哈市撤销戈壁乡,设立并命名为柯鲁柯镇,镇政府驻地迁移至原德令哈农场场部所在地浩门都谷。将尕海镇的民兴、民乐、平原三个村划归柯鲁柯镇管辖,实行镇管村体制。撤销宗务隆乡。将原宗务隆乡的白水河村、巴音河东村、巴音河西村、巴音河中村、甘南村划归河西街道办事处;将原宗务隆乡的东山村划归河东街道办事处;将原宗务隆乡的红光村划归火车站街道办事处;将原宗务隆乡的伊克拉、乌察汗、陶斯图三个村划归蓄集乡管辖。二、格尔木市撤销郭勒木德乡,设立郭勒木德镇,镇政府驻地和镇区行政区划范围不变,实行镇管村体制。撤销唐古拉山乡,设立唐古拉山镇,镇政府驻地和镇区行政区划范围不变,实行镇管村体制。三、都兰县撤销宗加乡和诺木洪乡,设立宗加镇,镇政府驻地设在原诺木洪乡政府驻地诺木洪,实行镇管村体制。2、将香加乡的幸福村划归香日德镇管辖。四、乌兰县撤销赛什克乡,并入柯柯镇。撤销铜普乡,设立铜普镇,镇政府驻地和镇区行政区划范围不变,实行镇管村体制。五、天峻县撤销尕河乡,并入苏里乡。2、撤销木里乡,设立木里镇,镇政府驻地和镇区行政区划范围不变,实行镇管村体制。3、撤销江河乡,设立江河镇,镇政府驻地和镇区行政区划范围不变,实行镇管村体制。六、大柴旦行委撤销鱼卡乡,并入大柴旦镇。七、茫崖行委撤销尕斯乡,并入花土沟镇。
2005年,西宁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湟中县总寨镇委托城南新区管理。12月31日,湟中县总寨镇委托城南新区管理签字仪式在城南新区管委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