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底,青海省辖6自治州、1市,31县、5自治县、3市、3工作委员会、3市辖区。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
西宁市3区
城东区城西区城中区
省辖单位
湟中县(鲁沙尔)乐都县(碾伯)大通县(桥头)民和县(上川口)湟源县(城关镇)
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化隆回族自治县(巴燕)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积石)
海北藏族自治州驻源回族自治县3县、1自治县
海晏县(三角城)祁连县(八宝)冈察县(沙柳河)门源回族自治县(浩门)
黄南藏族自治州驻同仁县3县、1自治县
同仁县(隆务)泽库县(锁乃亥)尖扎县(马克唐)河南蒙族自治县(有干滩)
海南藏族自治州驻共和县5县
共和县(恰卜恰镇)兴海县(子科滩)贵德县(河阴)贵南县(茫拉)同德县(尕巴松多)
果洛藏族自治州驻玛沁县6县
玛沁县(大武)甘德县(吾勤)达日县(吉迈)久治县(智清松多)
班玛县(塞来唐)玛多县(黄河沿)
玉树藏族自治州驻玉树县6县
玉树县(结吉镇)称多县(周筠)囊谦县(香达)治多县(加吉博洛格)
杂多县(萨呼腾)曲麻莱县(色吾沟)
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驻德令哈3市、3县、3工作委员会
大柴旦市冷湖市格尔木市
都兰县(察汗乌苏镇)天峻县(新源)乌兰县(希里沟)茫崖临时工作委员会(油砂山)
唐古拉山工作委员会(托托河沿)马海临时工作委员会(马海)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变更情况
◎西宁市建立县一级的城中区,城东区,城西区。(1963年3月7日青海省人民委员会【会民字第0245号】批复)
◎黄河北面以小浪藏沟直达山峰分水为定界线,山峰分水以西为门堂乡,山峰分水以东为群强乡;黄河南面以浪麻公麻河水为定界线,浪麻公麻河水以下到合曲河水以上为群强乡,浪麻公麻河水以上为门堂乡;南起浪麻尼哈直达郎美尼啊山峰为定界线,以北为群强乡,以南为久治县,哈哈分水以下为久治县。(1963年5月24日青海省久治县门堂乡与甘肃省玛曲县群强乡草山边界协议书)
◎1963年8月26日国务院【国内字第594号】批复:
1.海西蒙藏哈萨克自治州改名为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
2.撤销柴达木行政委员会,将柴达木行政委员会领导的大柴旦、冷湖、格尔木3个市和茫崖、马海两个临时工作委员会及唐古拉山工作委员会划归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领导。
◎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人民委员会由大柴旦市迁驻乌兰县德令哈。(国务院1963年11月8日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