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底,广西僮族自治区辖6专区、4自治区辖市,63县、7自治县、3市辖区、1县级市,708区,8804乡、146镇。
南宁市1区
郊区
桂林市1区
近郊区
柳州市
梧州市1区
郊区
邕宁专区驻南宁市共1市14县1自治县
凭祥市
邕宁县(蒲庙)宾阳县(芦圩镇)横县(横州镇)武鸣县(城厢)上林县(大丰)马山县(城厢)
崇左县(太平镇)隆安县(城厢)龙津县(龙州)大新县(桃城)天等县(天等)扶绥县(扶南)
上思县(思阳)宁明县(城中镇)
都安瑶族自治县(安阳镇)
桂林专区驻桂林市8县1自治县
永福县(永福镇)灌阳县(城关)临桂县(桂林市)全县(城关镇)阳朔县(城关镇)兴安县(城关镇)
鹿寨县(鹿寨镇)资源县(大埠)
龙胜各族自治县(日新)
平乐专区驻平乐县7县1自治县
平乐县(二塘)蒙山县(蒙山镇)恭城县(恭城)昭平县(城厢镇)荔浦县(荔城)贺县(八步镇)
钟富县(钟山镇)
大瑶山瑶族自治县(金秀)
容县专区驻容县11县
容县(容城镇)苍梧县(龙圩镇)桂平县(城厢镇)藤县(藤城镇)岑溪县(城厢)平南县(平南镇)
玉林县(城关镇)陆川县(陆城镇)北流县(陵城镇)贵县(贵城镇)博白县(博白镇)
百色专区驻百色县11县2自治县
百色县(百色镇)田阳县(田州)凤山县(城厢)田东县(平马镇)东兰县(城关)田林县(乐里)
凌乐县(凌云)平果县(马头)靖西县(新靖)睦边县(镇玉)德保县(天保)
隆林各族自治县(新州)巴马瑶族自治县(巴马)
宜山专区驻宜山县9县2自治县
宜山县(怀远)天峨县(六排)罗城县(东门镇)南丹县(城关)河池县(金城江)忻城县(城关)
环江县(思恩)融安县(长安镇)柳城县(大埔镇)来宾县(水落)柳江县(拉堡)石龙县(石龙镇)
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大苗山苗族自治县(融水镇)
撤销广西省,设立广西僮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1957年7月15日第四次会议决定)(1957年9月4日成立筹备委员会,1958年3月5日正式成立)
★平果县黎明区爱桃乡那洪片9个屯划归都安瑶族自治县管辖。(1957年2月21日广西省人民委员会【会民字第7号】批准)
⊙3月15日移交执行时,实际只划拨那洪、那律、崇楼、江良、汶念、按损、渌作、渌妹等8个自然屯
★将镇都县更名为天等县。(1957年3月27日国务院【政齐字第19号】批准)
★隆安县林利乡的陇榜屯划归镇都县管辖。(1957年3月27日镇都县人民委员会【会民字第3号】同意,后报省备案)
★大瑶山瑶族自治县的木山乡划归桂平县管辖,同时改为木山瑶族乡。(1957年4月11日广西省人民委员会【会办字第36号】批准)
★罗城县祥家乡冬田农业社划归宜山县管辖。(1957年4月11日广西省人民委员会【会民字第34号】批准)
◎融安县的芙蓉、巷口2乡划归大苗山苗族自治县管辖。(1957年8月18日经融安、大苗山2县调查协商同意,后补报备案)
◎天峨县那里乡里立屯划归凌乐县管辖。(1957年11月经天峨、凌乐2县调查协商同意,后补报备案)
◎1957年12月20日国务院第66次全体会议批准:
⑴撤销桂西僮族自治州。
⑵设立邕宁专区,驻南宁市,管辖原桂西僮族自治州直辖的凭祥市及邕宁、武鸣、上林、宾阳、横县、上思、扶绥、崇左、宁明、龙津、大新、天等、隆安、马山等14县和都安瑶族自治县。
⑶撤销百色地区工作委员会,设立百色专区。
⑷撤销宜山地区工作委员会,设立宜山专区。
◎设立南宁市郊区
◎1957年12月26日广西省人民委员会作出《关于撤区并乡问题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