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底,广西省辖1自治区(行政公署级),6专区、5省辖市,69县、5自治区(县级)、19市辖区,795区、21区级镇,9693乡、146乡级镇。
南宁市5区
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第四区郊区
桂林市4区
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近郊区
柳州市3区
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
梧州市4区
第一区第二区水上区郊区
桂林专区驻桂林市8县1自治区
永福县(永福镇)灌阳县(城关)临桂县(桂林市)全县(城关镇)阳朔县(城关镇)兴安县(城关镇)
鹿寨县(鹿寨镇)资源县(大埠)
龙胜各族自治区(日新)
平乐专区驻平乐县7县1自治区
平乐县(二塘)蒙山县(蒙山镇)恭城县(恭城)昭平县(城厢镇)荔浦县(荔城)贺县(八步镇)
钟富县(钟山镇)
大瑶山瑶族自治区(金秀)
容县专区驻容县10县
容县(容城镇)苍梧县(龙圩镇)桂平县(城厢镇)藤县(藤城镇)岑溪县(城厢镇)平南县(平南镇)
玉林县(城关镇)陆川县(陆城镇)北流县(陵城镇)贵县(贵城镇)
钦州专区驻钦县1市6县
北海市(3区)
钦县(小董镇)灵山县(灵城镇)防城县(防城镇)合浦县(廉州镇)浦北县(小江镇)博白县(博白镇)
桂西僮族自治区驻南宁市2专区
◆自治区直辖单位共15县
邕宁县(蒲庙)宾阳县(芦圩)横县(横州)武鸣县(城厢)上林县(大丰)马山县(城厢)
崇左县(太平镇)隆安县(城厢)龙津县(龙州)大新县(桃城)镇都县(天等)扶绥县(扶南)
上思县(思阳)宁明县(城中)都安县(安阳镇)
◆百色专区驻百色县11县1自治区
百色县(百色镇)田阳县(田州)凤山县(城厢)田东县(平马镇)东兰县(城关)田林县(乐里)
凌乐县(凌云)平果县(马头)靖西县(新靖)睦边县(镇玉)德保县(天保)
隆林各族联合自治区(新州)
◆宜山专区驻宜山县12县2自治区
宜山县(怀远)天峨县(六排)罗城县(东门镇)南丹县(城关)河池县(金城江)忻城县(城关)
环江县(思恩)融安县(长安镇)柳城县(大埔镇)来宾县(水落)柳江县(拉堡)石龙县(石龙镇)
三江侗族自治区(古宜)大苗山苗族自治区(融水镇)
★凌乐县第四区弄塘乡的岩塘、弄小2屯划归百色县花江乡管辖。(1954年1月9日桂西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僮民字1号】批准)
★大新县第四区的雅灵、维旧2乡正式划归扶绥县第九区管辖。(1954年2月18日桂西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民建字3号】批准)
★北海市郊第一、二2区,合并为一区。(1954年3月17日广西省人民政府【民建字4号】批准)
◎邕宁县的苏卢、陈尧2乡及心南乡下屯、大岭2屯和西乡南部划归南宁市郊区管辖。(1954年3月22日)
◎撤销桂林市第四区及东、南、西3郊区,合并为近郊区。(1954年4月14日广西省人民政府批准)
★湖南省城步县平定塘乡划归广西省龙胜各族自治区管辖。(1954年4月中南行政委员会【会民字第702号函】批准,8月交接)
★广西省人民政府1954年6月15日第75次行政会议通过,广西省人民政府【民字第22号】报请中央人民政府内政部批准:
1.撤销灵川县,其行政区域并入临桂县;
2.恢复资源县建制,治大埠头,划辖原全县西北部的第十二、十三、十四等3区和兴安县北部的五排苗族自治区(区级)为资源县的行政区域。
★鹿寨县的河满、古梨、河浦、恳民等4村划归石龙县管辖。(1954年7月广西省人民政府【民字第24号】批准,9月13日交接)
◎湖南省城步县蕨基平划归广西省龙胜各族自治区管辖。(1954年8月23日中南行政委员会批准)
◎北海市第二区的包家塘军屯、平阳等3乡划归合浦县管辖。(1954年9月18日钦州专员公署与北海市人民政府协商决定)
★石龙县第十一区大樟、互助2乡划归大瑶山瑶族自治区管辖。(1954年9月27日广西省人民政府【民字第37号】批准)
★贺县的石川、大坪、参田、深塘、新建、塘湾、思艾、横江、沙歧、新村、沙头、龙科、大寨、上洞、双商等15乡划归苍梧县管辖。(1954年11月27日广西省人民政府【民字第54号】批准)
◎扶绥县第三区的蕾州、驮目2乡及渠安乡的莲塘村,娶邦乡的姑楼、岜梅和第八区关秀乡的写寤槌缱笙毓芟健#1954年12月13广西省桂西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
◎平果县的杰流乡划归镇督县管辖。(1954年12月31日根据桂西僮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精神决定)
◎临桂县人民委员会驻地由雁山迁至桂林市市区。
◎设立柳州市第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