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底,山东省辖8专区、4省辖市,5县级市、104县、17市辖区。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
济南市5区
市中区天桥区历下区槐荫区郊区
青岛市7区
市南区市北区台西区台东区四方区沧口区
崂山郊区
淄博市5区
博山区洪山区淄川区张店区周村区
烟台市
惠民专区驻滨县北镇15县
滨县(城关镇)乐陵县(城关镇)沾化县(城关镇)利津县(城关镇)无棣县(城关镇)广饶县(城关镇)
博兴县(城关镇)惠民县(城关镇)桓台县(索镇)邹平县(城关镇)阳信县(城关镇)齐东县(田镇)
济阳县(城关镇)商河县(城关镇)临邑县(城关镇)
昌潍专区驻潍坊市1市15县
潍坊市
潍县(寒亭镇)临朐县(城关镇)临淄县(城关镇)昌邑县(城关镇)益都县(城关镇)平度县(城关镇)
高密县(城关镇)寿光县(城关镇)胶县(城关镇)胶南县(王戈庄镇)昌乐县(城关镇)五莲县(洪凝镇)
诸城县(城关镇)博山县(源泉)安丘县(城关镇)
莱阳专区驻莱阳县1市15县
威海市
莱阳县(城关镇)即墨县(城关镇)黄县(城关镇)栖霞县(城关镇)掖县(城关镇)长岛县(寺后)
蓬莱县(城关镇)招远县(城关镇)牟平县(城关镇)福山县(城关镇)莱西县(水集镇)文登县(城关镇)
荣城县(崖头镇)海阳县(东村镇)乳山县(夏村)
临沂专区驻临沂县12县
临沂县(城关镇)蒙阴县(城关镇)沂南县(界湖镇)沂水县(城关镇)费县(城关镇)莒县(城关镇)
日照县(城关镇)沂源县(南麻镇)莒南县(十字路镇)郯城县(城关镇)平邑县(平邑镇)苍山县(卞庄镇)
泰山专区驻泰安县10县
泰安县(城关镇)平阴县(城关镇)历城县(赵家庄)章丘县(城关镇)肥城县(城关镇)莱芜县(城关镇)
新泰县(城关镇)长清县(城关镇)宁阳县(城关镇)东平县(城关镇)
济宁专区驻济宁市1市11县
济宁市
济宁县(廿里铺)峄县(城关镇)金乡县(城关镇)汶上县(城关镇)嘉祥县(城关镇)滋阳县(城关镇)
曲阜县(城关镇)微山县(夏镇)泗水县(城关镇)邹县(城关镇)滕县(城关镇)
菏泽专区驻菏泽县9县
菏泽县(城关镇)单县(城关镇)梁山县(后集镇)郓城县(城关镇)曹县(城关镇)城武县(城关镇)
巨野县(城关镇)鄄城县(城关镇)定陶县(城关镇)
聊城专区驻聊城县2市17县
德州市临清市
聊城县(城关镇)寿张县(城关镇)临清县(临清市)高唐县(城关镇)莘县(城关镇)夏津县(城关镇)
武城县(城关镇)馆陶县(城关镇)平原县(城关镇)德县(陵县城)冠县(城关镇)禹城县(城关镇)
齐河县(城关镇)范县(樱桃园)茌平县(城关镇)东阿县(城关镇)阳谷县(城关镇)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变更情况
◎青岛市市南区的徐家村、逍遥村、大麦岛等7个村分别划入崂山的李村区和崂西区。(1956年1月)
★1956年2月24日国务院批复:
1.同意调整专区的意见。即:撤销文登专员公署,原属各县均划归莱阳专区;撤销胶州专员公署,原属各县除即墨县划归莱阳专区和日照县划归临沂专区外,其余各县和原属莱阳专区的平度县划归昌潍专区;撤销德州专员公署,原属的乐陵、商河、临邑、济阳、德平5县划归惠民专区,夏津、武城、德县、平原、禹城、恩县、齐河7县和德州市划归聊城专区。
2.同意关于调整合并和撤销区的意见。
3.关于拟撤销徂阳等24个县的问题,希按照政务院1952年11月8日政务院政政邓字第139号令颁布的关于处理行政区划变更事项的规定第六条乙款,将具体调整计划包括徂阳等24个县撤销后分别划归何县,有关各县所辖的人口、面积、区乡等数字以及区划图等,连同副本,径送内务部核转国务院审批。
⊙泰安专区的泗水县划归济宁专区。
◎撤销烟台市第一至四区,改建为9个街道办事处。(政务院1956年2月24日批准)
◎济宁县第五(南旺)区、第六(刘楼)区划归汶上县。(1956年2月)
★1956年3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
1.撤销鱼台、长山、高青、蒲台、垦利、昌南、蓼兰、掖南、石岛、濮县、博平等11个县,将鱼台县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金乡县;长山县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邹平县;高青县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齐东县;蒲台县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博兴县;垦利县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利津县;昌南县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昌邑县;蓼兰县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平度县;掖南县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掖县;石岛县所属行政区域划归荣成县;濮县所属行政区域划归范县;博平县所属行政区域划归荏平县。
◎1956年3月20日山东省调整:
1.撤销鱼台县的建制,全部并于金乡县。
2.撤销长山县的建制,全部并于邹平县。
3.撤销高青县的建制,全部并于齐东县。⊙齐东县驻地由麻姑堂村迁至田镇。
4.撤销蒲台县的建制,全部并于博兴县。
5.撤销垦利县的建制,将新台(一区)、丰国(二区)、罗镇(三区)、集贤(四区)等4个区划归利津县;将民丰(五区)、张新(六区)、永安(七区)、建林(八区)等4个区划归广饶县领导。
6.撤销昌南县的建制,全部并于昌邑县。
7.撤销蓼兰县的建制;除浞河李家、小太平庄划归掖县外,其余并于平度县。
8.撤销掖南县的建制,将所属地区全部并于掖县。
9.撤销石岛县的建制,全部并于荣成县。
10.撤销濮县的建制,全部并于范县。
11.撤销博平县的建制,全部并于荏平县。
12.撤销凫山县的建制,该县的大坞(一区)、奋头(八区、龙岗(十区)、望冢(九区)4个区划归滕县,石墙(二区)、太平(四区)2个区和郭里区(三区)东部的镇头、东郭、南亢、韩庄、独山、西郭、屋屈、北亢、樊山、高村、夹道、郭里等20个乡划归邹县,张桥(五区)、马坡(六区)2个区和郭里区的南薄、北薄2个乡及两城区的两城乡划归划归济宁县领导。东单、陈庄2个乡划归微山县。
14.撤销临沭县的建制,将所属的、李庄、岌山、大兴、石门等4区和店头区的曹官、龙林、细柳、店头、措庄等5个乡划归郯城县;青云、玉山、夏庄、蛟龙等4个区和店头区的桃官、周庄、高湖、山子等4个乡划归莒南县。将钟山区划归临沂县领导。
15.撤销徂阳县的建制,将临汶(六区)、西遥(七区)、西位(八区)、良庄(九区)4个区及汶口镇划归泰安县;南驿(五区)划归宁阳县;东庄(三区)、磁窑(四区)、西柳(一区)、柴城(二区)、天宝(十区)等5个区及楼德镇划归新泰县。
16.撤销德平县的建制,将糜镇、张习桥、堤后刘、史官寺、常庄、三刘、周家、兴隆、赵家、后王、张寨、姜家、大王、陈家、麻坊子、黄集、厚家、高牛、宋家、峰李、马庙、桑林、义渡口、果园、双庙等25个乡划归德县;炊家、刚家、洼李、伯言、马家、黄家、奎台、全家、赵集等9个乡划归商河县;谭家、阎家、郭寺、茂梧、张屯、刘集、张家、井子、化楼、孔镇、四合等11个乡划归乐陵县;大刘、炉房、新庄、邓家、夏家、北林、茄李、丁家、王河头、蔡家、德平镇、翟家、前屯、孙镇、理合、蔺家、王寨、谢家、扎李等19个乡划归临邑县。
17.撤销恩县的建制,将城关区(一区)的洞子头、军营、北站、王大庄、萱庄、孙庄、徐庄、肖家牌、辛庄、马五、城关镇等12个乡镇,四女寺区(七区)的张家寺、丁王庄、佛堂、肖营、齐馆、草屯、头屯等8个乡,吕庄区的史堂、桃花店、小河庄、吕庄、董王庄、李善屯、岳觉寺等7个乡划归平原县;滕庄区(三区)的堤口、苏屯、邢屯、大史屯、桑屯、张郭泰、刘屯、傅家坊、滕庄、鲁权等10个乡划归武城县;将苏刘区(六区)朱庄、傅庄、康寺、才庄、陈屯、左王庄、马官屯、常集、龙王庄、大兴、前哨等11个乡划归夏津县。
19.撤销即东县的建制,将金口区划入海阳县,其余划入即墨县。
23.撤销堂邑县的建制,将城关(一区)、都虎屯(五区)、梁水镇(六区)等3个区及温集区的袁庄、张鲁、李大庄、周店、马屯等5个乡划归聊城县;将柳林(四区)、辛集(三区)2个区及温集区的的黑周、丁寨、范王庄等3个乡划归冠县领导。
24.撤销清平县的建制,将旧城区(一区)划归高唐县;将岱湾(五区)、康盛庄(四区)、金郝庄(二区)、王集(三区)等4个区划归临清县领导。
25.平邑县的吾区由划入费县,改名朱田区。(1956年2月实施)
26.沂南县垛庄区的垛庄、上峪、尚庄、界牌、北庄、横山、长命、黄仁、青石等9个乡与崖子区的东河、管后、泉桥、梭庄等4个乡,共计13个乡划归蒙阴县领导。
27.沂水县英山区的英山、刘岭2个乡划归沂南县领导。
28.长清县的黄河以西部分(赵官屯、潘店、仁里、胡官屯等4个区)划归齐河县领导。(1956年5月实施)
29.五莲县的常山区划归诸城县领导。
30.乳山县的浪暖区划归文登县领导。
31.莱阳县的姜山区和泽口区的沟东、泽口2乡,埠口区的仰岭、寄马埠、埠西、大河头等4个乡及泉水乡的东、西泉水、黄家庄等3个村,野头区的谭格庄、褚河头2乡和小谭格庄乡的小谭格庄划归莱西县领导。
32.将莱西县苗家区和沽河区的里石、官庄、河头3个乡,洙河区的桃北、青埠2乡划归莱阳县;将萌山区的袁家、荆家、河里、吴家、孙家、张家、大庄子、下堡、扒头张等9个村划归掖县领导。
33.即墨县的母猪屯村并入胶县周陈屯村。
34.淄博市将张店区铁山、金岭等3个办事处81个自然村划归淄川区。
35.微山县北部的岗头、望?划归滕县。
36.济宁县西部的三韩乡、康庙乡和长沟镇划归嘉祥县瞳里区。
★将历城县的七贤、窑头、姚家、丁家、祝辛、华山、张家等7个乡和土屋乡的土屋、东八里洼、西八里洼等3个村划归济南市领导。(1956年5月18日国务院批复)
★同意将文登县羊亭区的羊亭乡、港头乡、北观乡、里口乡、双岛乡、皂河乡、莱海乡,凤林区的凤林乡、天东乡、杨家乡、长峰乡、河北乡、望岛乡、老集乡,崮山区的皂埠乡、海埠乡、卫家乡、崮山乡等18个乡划归威海市领导。(1956年5月18日国务院批复)
★撤销长山岛特区,成立长岛县,并以长山岛特区的行政区域作为长岛县的行政区域。(1956年5月25日政务院全体会议第29次会议决定)⊙长岛县县驻地由刘后村迁至寺后。
◎文登县驻地由大水泊迁至城关镇(政务院1956年5月25日批准)
◎文登县黄山区、环海区、章村区及邹山区大部划归荣成县(1956年6月)
★1956年7月11日国务院【国内罗字第124号】批复:
同意山东省峄县、微山两县和江苏省徐州市之间的行政区划界线作如下调整:
1.山东省将峄县性义区徒沟乡的全部包括小楼子、刘庄、小韩庄、殷庄、吴庄、苏庄、胡庄、孙庄、陈庄、小彭庄等个10村和微山县韩庄区马山乡的东马山、西马山、东陇子、西陇子、徐-、东楼、北局子,厉湾乡的大厉家湾(包括另一小村)、东厉家湾、后厉家湾、姚山子,石楼乡的南石楼、北石楼、小石楼(石楼又称石榴)及黄山岛上的孙家庄、蒋家庄、李家庄、厉家庄、陈家庄、后李庄、西马山,套里岛上的祖套、王套、杨套等25村,共计35村,划归江苏省徐州市领导。
2.?微山湖湖面由山东省微山县统一管理。
◎1956年7月16日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1.泺源区撤销,该区原辖之制锦市街道办事处辖地划入天桥区;正觉寺和趵突泉两街道办事处划入历下区;将西青龙、普利门两街道办事处辖区划入市中区。市中区原辖之五里沟街道办事处辖区则划属槐荫区。
2.撤销济南市黄台、北园、段店、药山、玉符5区,设立郊区办事处。
★将文登县的牛角沟、南葛拉、竹园、阎家、西山口、东山口、西曲阜、南曲阜、宋家洼等9村划归威海市领导。(1956年9月7日国务院批复)
◎嘉祥县的安居、唐口、喻屯3个区及瞳里区的长沟镇、三韩乡、康庙乡划归济宁县。(1956年9月)
◎将菏泽县金马、性义2个乡的8个村划归微山县领导。(1956年10月)
★?将福山县的宫家岛等41个自然村和牟平县的金家沟等18个自然村,共计59个自然村,划归烟台市领导。(1956年11月8日国务院批复)
◎1956年采石、孙村、唐王3个区自章丘县划入历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