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1959年底,河北省省政府驻天津,辖5专区、2省辖市,58县、6县级市、39市辖区(含县级市辖区),927人民公社。
天津市 8区 12县
和平区 红桥区 河东区 河西区 河北区 南开区
塘沽区 汉沽区
沧 县(沧镇) 河间县(城关) 献 县(城关) 交河县(泊镇) 吴桥县(桑园) 盐山县(城关)
黄骅县(城关) 霸 县(城关) 任丘县(城关) 静海县(城关) 武清县(杨村) 宁津县(城关)
张家口市 6区 5县
桥东区 桥西区 茶坊区 宣化区 下花园区 崇礼区
张北县(张北) 蔚 县(城关) 怀安县(柴沟堡) 怀来县(沙城) 龙关县(城关)
邯郸专区 专署驻邯郸市 1市 9县
邯郸市(城区、郊区、峰峰矿区)
大名县(城关镇) 曲周县(城关) 磁 县(城关) 涉 县(城关) 永年县(城关镇) 邢台县(邢台)
内邱县(城关) 南宫县(城关) 巨鹿县(城关)
石家庄专区 专署驻石家庄市 1市 9县
石家庄市(桥西区、桥东区、长安区、井陉区、束鹿区)
束鹿县(辛集) 藁城县(城关) 正定县(城关) 元氏县(城关) 新乐县(东长寿) 平山县(城关)
宁晋县(城关) 衡水县(城关) 深 县(城关)
保定专区 专署驻保定市 1市 9县
保定市(路东区、路西区、清苑区、完县区、满城区)
易 县(城关) 徐水县(城关) 涞源县(城关) 涿 县(高碑店) 唐 县(望都) 高阳县(城关)
阜平县(城关) 定 县(城关) 安国县(祁州)
承德专区 专署驻承德市 1市 7县
承德市
青龙县(大杖子) 兴隆县(兴隆) 平泉县(平泉) 丰宁县(大阁) 滦平县(滦平) 隆化县(隆化)
围场县(围场)
唐山专区 专署驻唐山市 2市 7县
唐山市(市区、东矿区、郊区、滦州区、丰润区)
秦皇岛市(海港区、北戴河区、山海关区、抚宁区、石门寨区)
乐亭县(城关) 昌黎县(城关) 遵化县(城关) 迁安县(城关) 玉田县(城关) 蓟 县(城关)
宝坻县(城关)
◎撤销唐山市市区、郊区、东矿区,设立西山区、大红桥区、开平区、东矿区。(1959年1月5日唐山市人民委员会常委会第109次会议决定)
◎将唐县所辖的南大冉、东石桥、东吕3个公社;易县所辖的龙门水库和东西龙门庄、西龙门庄、龙王庙、李庄、东峪5个村划归保定市。(1959年1月12日保定专员公署决定)
◎1959年1月29日张家口市人民委员会决定:
1.将桥西区所辖的工人新村划归桥东区。
2.恢复设立七里茶坊区的建制。将宣化县所辖的沙岭子、姚家房、殷家庄3个乡划归七里茶坊区。
3.将宣化县所辖的王家湾、东坪、傅家堡、南流水、深井、宋家庄等27个乡划归宣化镇。
4.将宣化县所辖的定方水、梁庄子、段家堡、响水堡4个乡划归下花园镇。
5.将崇礼县更名为崇礼区。
◎天津市汉沽区将原宁河县所辖的霍庄、赵庄、纪庄、东堤头、西堤头等村划归天津市北郊区。(1959年2月)
◎恢复张家口市茶坊区(原七里茶坊区)(1959年2月)
◎将永年县所辖的户村人民公社划归邯郸市。(1959年2月)
◎曲周县将原肥乡县所辖的天台山人民公社划归永年县。(1959年3月14日)
◎将安国县所辖的贾村等12个村划归唐县。(1959年4月15日保定专员公署决定)
★撤销张家口专署,将其原辖的张北、龙关、蔚县、怀安等五县划归张家口市领导,张家口市由省直接领导。(1959年5月13日国务院批复)
◎张家口市下花园镇改设为下花园区。(1959年5月25日河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将徐水县所辖的大方、黄山、东庄3个村划归易县。(1959年5月25日保定专员公署决定)
◎将怀安县所辖的沙河塄、上阎家堡、下阎家堡3个村划归张家口市宣化区。(1959年5月)
◎将邯郸市峰峰矿区所辖的九龙口、北郭村、上庄、下庄、徐家村、下庄店、泥河、前肖庄、后肖庄9个村划归磁县。(1959年7月16日邯郸专员公署决定)
◎将蔚县人民委员会机关驻地由西合营镇迁至蔚县城。(1959年7月15日张家口市人民委员会批准)
◎将黄骅县所辖的新上古林村、老上古林村划归天津市河西区板桥农场。(1959年10月7日)
◎将柏各庄农场(包括所属3个公社)改为柏各庄区人民委员会,由唐山市直接领导。(1959年10月8日河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唐县将原清苑县所辖的温仁、冉庄2个人民公社,共计82个村庄划归保定市。(1959年10月16日保定专员公署决定)
◎保定市市区划分为路东、路西两个区。(1959年12月8日河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撤销唐山市郊区,将洼里人民公社划归东矿区,其余人民公社划归市区。(1959年12月27日销唐山市委第38次书记处会议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