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1957年底,河北省省政府驻保定,辖10专区、6省辖市,150县、5县级市、2自治县、23市辖区(含2镇),185区、43镇、4911乡。
保定市 2区
第一区(南市区) 第二区(北市区)
唐山市 3区
市 区 郊 区 矿 区
秦皇岛市 4区
海港区 汤河区 北戴河区 山海关区
石家庄市 5区
长安区 桥东区 桥西区 井陉矿区 市郊区(振头区)
张家口市 4区 2镇
桥东区 桥西区 七里茶坊区 庞家堡区
宣化镇 下花园镇
邯郸市 3区
市 区 郊 区 峰峰矿区
邯郸专区 专署驻邯郸市 14县
大名县(城关镇) 魏 县(魏镇) 曲周县(城关) 邱 县(马头) 鸡泽县(城关) 肥乡县(城关)
广平县(城关) 成安县(城关) 临漳县(城关镇) 磁 县(城关镇) 武安县(城关镇) 涉 县(城关)
永年县(城关镇) 邯郸县(邯郸市)
邢台专区 专署驻邢台市 1市 16县
邢台市
邢台县(邢台市) 沙河县(城关) 临城县(城关) 内邱县(城关) 柏乡县(城关) 隆尧县(城关)
任 县(城关) 南和县(城关) 宁晋县(城关镇) 南宫县(城关镇) 巨鹿县(城关) 新河县(城关)
广宗县(城关) 平乡县(乞村) 威 县(城关) 清河县(葛仙庄)
石家庄专区 专署驻石家庄市 25县
束鹿县(辛集镇) 晋 县(城关) 深泽县(城关) 无极县(城关) 藁城县(城关) 赵 县(城关镇)
栾城县(城关镇) 正定县(城关镇) 新乐县(城关) 高邑县(城关) 元氏县(城关) 赞皇县(城关)
井陉县(城关) 获鹿县(城关镇) 平山县(城关) 灵寿县(城关) 行唐县(城关) 建屏县(洪子店)
衡水县(城关镇) 冀 县(城关) 枣强县(城关) 武邑县(城关) 深 县(城关镇) 饶阳县(城关)
安平县(城关)
保定专区 专署驻保定市 22县
易 县(城关) 满城县(城关) 徐水县(城关) 涞源县(城关) 定兴县(城关镇) 完 县(城关)
唐 县(城关) 望都县(城关) 涞水县(城关) 涿 县(城关镇) 清苑县(南大冉) 高阳县(城关镇)
安新县(新安) 雄 县(城关) 容城县(城关) 新城县(新城) 曲阳县(城关) 阜平县(城关)
定 县(城关镇) 安国县(祁州镇) 博野县(城关) 蠡 县(城关)
通县专区 专署驻通州市 1市 12县 1自治县
通州市
通 县(张家湾) 顺义县(城关) 密云县(城关) 怀柔县(城关) 大兴县(黄村) 良乡县(城关镇)
房山县(城关) 蓟 县(城关) 香河县(城关) 三河县(城关) 平谷县(城关) 固安县(城关)
大厂回族自治县(大厂)
张家口专区 专署驻张家口市 16县
张北县(张北镇) 康保县(城关) 沽源县(平定堡) 尚义县(南壕堑) 蔚 县(西合营镇) 阳原县(西城镇)
怀安县(柴沟堡镇) 万全县(城关) 怀来县(沙城镇) 涿鹿县(城关镇) 宣化县(宣化镇) 赤城县(城关)
崇礼县(西湾子) 龙关县(城关) 延庆县(城关) 商都县(城关镇)
承德专区 专署驻承德市 1市 8县
承德市[辖2个区:城区、鹰手营子区]
青龙县(大杖子) 兴隆县(兴隆) 平泉县(平泉镇) 承德县(下板城) 滦平县(滦平) 丰宁县(大阁)
隆化县(隆化) 围场县(围场镇)
天津专区 专署驻静海县杨柳青镇 1市 11县
汉沽市
宁河县(芦台) 宝坻县(城关) 武清县(杨村) 静海县(城关) 安次县(廊坊镇) 永清县(城关)
霸 县(城关) 文安县(城关) 大城县(城关) 青 县(城关) 任丘县(城关)
唐山专区 专署驻昌黎县 10县
昌黎县(城关镇) 丰润县(城关镇) 乐亭县(城关) 抚宁县(城关) 卢龙县(城关) 迁安县(城关)
迁西县(兴城) 遵化县(城关) 玉田县(城关) 滦 县(城关镇)
沧县专区 专署驻沧县 1市 16县 1自治县
泊头市
沧 县(沧镇) 河间县(城关镇) 肃宁县(城关) 献 县(城关) 交河县(城关) 黄骅县(城关)
吴桥县(城关) 东光县(城关镇) 南皮县(城关) 盐山县(城关) 景 县(城关) 阜城县(城关)
故城县(郑家口) 武强县(小范) 庆云县(城关) 宁津县(城关)
孟村回族自治县(孟村)◎邢台县所辖的张东、李马等村划归邢台市。(1957年1月15日邢台专员公署批准)
◎井陉县的南西焦、北西焦、刘家会、七亩4个村划归平山县。 (1957年1月15日石家庄专员公署批准)
◎山西省平定县汪里、梁江两个乡划归河北省井陉县。(1957年3月22日国务院批准) ⊙当时因群众思想不通未交接,至1963年3月始将大梁江、小梁江、汪里、固兰4个村划归石家庄市井陉区领导。
◎将房山县、涞水县两县所辖东、西土堤两村合并,划归房山县。(1957年4月2日河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青龙县的黄窝庄划归卢龙县。(1957年4月2日河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正定县所辖的南高家营、二十里铺、三教堂等15个村,栾城县所辖的小马村、焦村等6个村,井陉县所辖的微水镇及罗庄、五里铺等6个村,共计27个村、1个镇划归石家庄市。(1957年4月29日国务院批准) (⊙7月24日,栾城县将方村乡所辖的的宋村、魏同村、南王村、小马村、赵卜口村和贾村乡所辖的南焦村划归石家庄市。9月4日,正定县将十里铺乡所辖的南翟营、北翟营、十里铺、石家庄、土贤庄、南高营、北高营;谈固乡所辖的、二十里铺、大马村、三教堂、谈固、南白伏、白伏口;留村乡所辖的南辛庄;城关镇所辖的笨驾庄划归石家庄市。9月,井陉县将所辖的微水镇、微新庄、微新村、长岗(包括南河头)、五里铺、罗庄等6个村划归石家庄市井陉矿区。)
◎将滦县所辖的的刁家庄村划归丰润县。(1957年6月4日唐山专员公署批准)
◎将河北省青龙县写字洞乡所辖的沙果子沟村划归辽宁省凌源县。(1957年6月27日国务院批准)
◎将青龙县娄子石乡所辖的黄窝庄划归卢龙县刘家营乡。(1957年7月8日河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宝坻县的西安子、王三官庄2个村划归武清县。(1957年7月22日天津专员公署批准)
◎宁河县的茶淀、大辛庄、李公庄等17个村划归汉沽市。(1957年7月27日国务院批准) (⊙8月,将宁河县所辖的茶淀、小东庄、福田、禄山、大辛、太平庄、小留庄、李么庄、崔兴庄、东尹庄、辛庄子、羊角庄、桃园、魏庄、西庄头、西庄头17个村划归汉沽市。)
◎将石家庄市郊区所辖的花园、八家庄、方北、北宋4个村划归长安区;将郊区所辖的东三教村和桥西区所辖的石纺宿舍划归桥东区。(1957年8月1日石家庄人民委员会决定)
◎将安国县所辖的周村乡划归安平县。(1957年8月14日河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将河北省大兴县所辖的新建乡划归北京市。(1957年9月30日国务院批准)
◎将三河县大柳店乡所辖的田各庄村划归大厂回族自治县谭台乡。(1957年10月11日通县专员公署批准)
◎将武安县矿山乡所辖的矿山、张二庄、郭二庄、东坡、李石门、史石门、常石门、西石门、崔石门、会兰村、淮河沟11个村划归邯郸市;万谷城、长亭、马曲水3个村划归涉县。(1957年11月6日国务院批准)
◎将易县所辖的岭西区及所属的岭西、黄龙寺、娘娘宫、刘家台、坎下5个乡共25个村和山北区所辖的白堡乡共9个村划归满城县。(1957年11月15日保定专员公署批准)
◎将保定市南市区所辖的南大园乡改由市直接领导。(1957年11月23日)
◎将成安县所辖的后章村划归临漳县;临漳县所辖的王耳营、大善划归成安县。(1957年11月)
◎将商都县所辖的马祥、冀家、宋家、刘宽、姚家、董家6个村划归尚义县。(1957年12月2日河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河北省顺义县境内中央机场场区和进场公路划归北京市领导。(1957年12月4日国务院【政曾字第97号】批准)
★将龙关县所辖的小吴营村划归张家口市庞家堡矿区领导。(1957年12月5日国务院【政曾字第99号】批复)
◎撤销保定市郊区。(1957年12月7日河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11月23日保定市委决定,撤销郊区建制。由市农林局直接领导农村工作。)
◎将清苑县所辖的沈百户、曹庄、郑各庄、阎家庄、石家庄、王辛力、高台、小营、付家营、寺上、南辛力、北辛力等12个村划归望都县。(1957年12月9日保定专员公署批准)
◎邯郸县人民委员会驻地由北苏漕迁至邯郸市。
◎将行唐县所辖的刘库池村划归灵寿县;将灵寿县所辖的康庄、南霍营2个村划归行唐县。
◎将衡水县所辖的清凉店村、团村划归武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