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区划
中国行政区划

国务院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暂定规定

中国故事库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全国地名的统一管理,做好地名的命名、更名工作,以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地名的命名、更名工作,关系到国家领土主权和国际交往,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全国地名的统一管理,做好地名的命名、更名工作,以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地名的命名、更名工作,关系到国家领土主权和国际交往,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关系到民族团结和人民的日常生活,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科学性都很强的工作。必须严肃对待,认真做好。

第三条地名是历史形成的,应当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对待,以保持地名的稳定性。地名的命名、更名要慎重对待,要从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走群众路线,严格履行审批手续,不得擅自决定。

第四条本规定适用于地理实体名称、居民地名称、行政区划名称和各专业部门使用的台站港场名称。

第二章  地名的命名

第五条 地名的命名,要注意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反映当地历史、文化和地理特征。

第六条一般不以人名作地名。禁止用国家领导人的名字命名地名。

第七条省以下各级行政区划的名称、各专业部门使用的台站港场名称般要与当地地名统一,派生地名一般要与主地名统一。

第八条全国县以上名称、一个地区内公社名称、一个县内生产大队名称不重名,一个市内的街道、胡同不重名。在上述范围内,避免用同音汉字命名地名。

第九条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的名称一般按照当地地名命名,不用序数命名(一个自然村内有数个大队、生产队的情况例外)。

第十条地名命名要简明确切。不用生僻字和字形、字音容易混淆的字。

第三章地名的更名

第十一条凡属于下列情况的地名,必须予以更改:

(1)有损我国主权和民族尊严的;

(2)带有民族歧视性、妨碍民族团结的;

(3)带有侮辱劳动人民或极端庸俗性质的;

(4)其他违背国家方针政策的。

第十二条凡不符合本规定第七、八、九、十条精神的,原则上应予更名。

第十三条地多名,一名多写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名音译不准(译名还不稳定)、用字不当的,应予调整。

第十四条 纪念革命先烈,一般不更改地名。但已用烈士名字命名的地方,并履行了一定审批手续,群众称呼已成习惯的,仍可沿用。

第十五条对于不是明显属于上述范围的可改可不改的地名,一律不要更改。

第四章 地名命名、更名的审批程序和权限

第十六条地理实体名称的命名、更名按下列程序办理:

(1)凡位处边疆地区的或在国内著名的山脉、河流、湖泊、岛屿、海湾、海峡等名称,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具体意见,报国务院审批;同时抄送中国地名委员会、民政部和外交部。

(2)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的山脉、河流、湖泊等的名称,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单独或共同报国务院审批;同时抄送中国地名委员会和民政部。

(3)位于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不属于本条(1)款情况的山脉、河流、湖泊等的名称,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并抄送中国地名委员会和民政部。

第十七条行政区划名称的命名、更名,按照行政区划变动的审批程序和权限办理,同时抄送中国地名委员会。

建国以来还未签订新的边界条约的边境地区县、市以下地名的命名和更名,由有关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意见报国务院审批。

第十八条各专业部门使用的台站港场名称,由各专业部门征求所在地县、市人民政府和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名领导小组的意见后,提出适当名称,报各专业部门的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并由主管部门定期汇总抄送中国地名委员会。

第十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和各专业部门在报批上述地名时,应将命名、更名理由,包括拟废止的旧名和拟采用的新名的涵义、来源等加以说明

第二十条认真做好更改旧名、启用新名的宣传教育工作,并将所命名更名的地名及时通报有关部门。有些新改的地名群众不熟悉时,可加注旧名,作为过渡。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规定,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并抄送中国地名委员会。

第二十二条本规定在实施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由中国地名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研究答复。

第二十三条本规定自颁发之日起实行过去有关规定与本规定不符的,以本规定为准。

作者: 中国行政区划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www.com300.com)是一个专注于中国行政规划信息展示的平台,实时更新最全,最新,最准的国内行政规划动态,为中国数十亿互联网用户提供最便民的网上新生活。

为您推荐

诗词录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194051319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900242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