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1958年底,江苏省辖7专区、6市,59县、4市、24市辖区。
南京市8区3县
玄武区白下区秦淮区建邺区鼓楼区下关区
浦口区郊区
六合县(六城镇)江宁县(东山镇)江浦县(珠江镇)
无锡市6区1县
崇安区工运区南长区西新区北塘区郊区
无锡县(无锡市)
徐州专区驻徐州市2市8县
徐州市(辖3区:鼓楼区、云龙区、郊区)
新海连市
赣榆县(青口镇)丰县(城关镇)沛县(沛城镇)邳县(运河镇)东海县(牛山镇)铜山县(徐州市)
新沂县(新安镇)雎宁县(雎城镇)
淮阴专区驻淮阴市1市10县
淮阴市
灌云县(伊山镇)沭阳县(沭城镇)灌南县(新安镇)宿迁县(宿城镇)涟水县(涟城镇)泗阳县(众兴镇)
淮安县(淮城镇)泗洪县(青阳镇)洪泽县(高良涧镇)盱眙县(盱城镇)
盐城专区驻盐城县7县
盐城县(盐城镇)滨海县(东坎镇)射阳县(合德镇)阜宁县(阜城镇)建湖县(湖垛镇)大丰县(大中镇)
东台县(东台镇)
扬州专区驻扬州市1市10县
扬州市
宝应县(县城镇)兴化县(邵阳镇)高邮县(县城镇)江都县(仙女庙镇)邗江县(扬州市)仪征县(真州镇)
泰州县(姜堰镇)泰兴县(泰兴镇)靖江县(靖城镇)
南通专区驻南通市1市6县
南通市(辖1区)
海安县(海安镇)如东县(掘港镇)如皋县(如城镇)南通县(金沙镇)海门县(茅家镇)启东县(汇龙镇)
常州专区驻常州市2市9县
常州市(辖4区:天宁区、广化区、钟楼区、戚墅堰区)
镇江市
扬中县(三茅镇)句容县(县城镇)武进县(常州市)丹阳县(县城镇)金坛县(金城镇)溧水县(在城镇)
溧阳县(溧城镇)宜兴县(宜城镇)高淳县(淳溪镇)
苏州专区驻苏州市1市7县
苏州市(辖3区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
常熟县(虞山镇)江阴县(澄江镇)太仓县(城厢镇)吴县(苏州市)昆山县(玉山镇)震泽县(东山镇)
吴江县(松陵镇)
◎将江苏省松江专区的嘉定、宝山、上海3县划归上海市(国务院1958年1月14日批准)
◎丹徒县宝堰乡的戴巷村(40多户),划归句容县;句容县伯群乡的元庄村(103户)、蒋岗村(37户),划归丹徒县大港区。(1958年1月22日)
◎撤销松江专区,并入苏州专区(国务院1958年3月26日批准)
★撤销常熟市,将其原辖区改设为虞山镇,划归常熟县(1958年4月4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74次会议决定)
◎高邮县闵塔区(10个乡)划入宝应县(现属金湖县);宝应县的赵雍、夏集、友映、汤庄、胜利、固营、营北7个乡及苏雅乡部分地区划入高邮县;(1958年4月28日)
◎浙江省嘉兴县洛东乡的钳天圩划归江苏省吴江县;江苏省吴江县青云乡的漾西村(8户)划归浙江省吴兴县。(1958年4月28日)
◎徐州市撤销王陵区,其所辖区域,以淮海路为界,路北划归鼓楼区,路南划归云龙区,并撤销环城、贾汪、利国、大黄山4个区的建制,合并建立1个郊区,1个公社(辖狮子山、奎山、吴庄、朱庄、石桥、李沃、贾汪)和1个贾汪镇。(1958年4月8日实施;徐州市人民委员会1957年5月7日报告备案)
◎无锡市撤郊区,将其所辖东烽、扬名、青祁、南站、广益、钱桥、黄巷、梅园8个乡划入无锡县。(1958年7月)
◎浙江省嘉善县丁栅乡的李家圩等4个圩,划归江苏省青浦县。(1958年5月28日)
◎无锡市撤销工运区,所辖区域并人崇安区;撤销西新区,所辖区域分别划归南长区和北塘区。市区各街道成立人民公社。(1958年6月)
◎撤销苏州市郊区,将郊区各乡划归吴县。(1958年7月5日江苏省人民委员会报告,9月17日实施)
◎撤销苏州市北塔、观前两区,并入平江、沧浪、金阊3区(1958年7月5日江苏省人民委员会报告备案)
◎南通市城区分建红旗、英雄、卫星、先锋4个公社。(1958年7月5日南通市人民委员会报告备案)
◎扬州专区的六合、江浦两县和镇江专区的江宁县划归南京市。(江苏省人民委员会1958年7月6日报告备案)
◎苏州专区的无锡县划归无锡市;武进县划归镇江专区。(江苏省人民委员会1958年7月6日报告备案)
◎苏州、南通、徐州、常州4市分别由苏州、南通、徐州、常州4专区代管。其行政地位实际未变。(国务院批准,1958年9月19日实施)
◎省直辖的新海连、清江、镇江3市和扬州、泰州两市分别划归徐州、淮阴、常州和扬州4专区(国务院批准,1958年9月19日实施)
◎无锡县由苏州专区划归无锡市。无锡市郊区撤销,并入无锡县。(1958年7月8日)
◎江苏省川沙县的横沙乡,划归上海市宝山县。(1958年7月19日)
◎镇江专区更名为常州专区,驻地由镇江市迁至常州市(国务院1958年8月2日批准)
◎常州市郊区茶山、太平桥、长田、丁堰等4个乡划归武进县。(1958年8月15日)
◎武进县先后将龙虎塘乡顾家头一部分和任家头村划归江阴县。(1958年8月、10月)
★同意将江苏省江宁县的前泰来、后泰来、谢家、晏公庙、湖泊塘等五个自然村划归安徽省马鞍山市。(1958年9月20日国务院【政内杨字134号】批准)
◎高邮县的王营、夏集2个公社和胜利公社的两个大队划归宝应县。(1958年9月)
★1958年9月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79次会议决定:
1.撤销淮阴县,将原淮阴县的行政区域划归清江市,清江市并更名为淮阴市。
2.撤销邗江县,将原邗江县的行政区域划归扬州市。
3.撤销丹徒县,将原丹徒县的行政区域划归镇江市。 ◎常熟县张桥公社的凤桥、白抒等地划入无锡县。(1958年10月)
★1958年11月5日南京市人民委员会【宁办字第427号】通知:
1.南京市直属之大厂镇与浦口区合并为浦口区;
2.撤销燕子矶、栖霞、雨花台、中山陵园4个区的建制,成立郊区。原各区所属乡镇除燕子矶镇、小市镇和迈皋桥乡划归下关区外,其余全部划归郊区管辖。
★将江苏省的川沙、青浦、南汇、松江、奉贤、金山、崇明7个县,划归上海市(1958年11月21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82次会议决定)
◎新海连市的灌河以南地区,划归滨海县;埒子口以南、灌河以北地区,划归灌云县。(1958年12月12日)
★撤销泰州市和泰县,将将原市、县的合并设立泰州县(1958年12月20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82次会议决定)
注:1958年江苏省一系列的变更可以整理出一个时间表,7月5日江苏省提出变更方案上报,9月5日国务院批复,9月19日江苏省下达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