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底,全市设30区。
黄浦区老闸区新成区静安区虹口区
卢湾区杨浦区徐汇区江宁区普陀区
长宁区邑庙区蓬莱区嵩山区常熟区
北站区北四川路区提蓝桥区榆林区新市区
江湾区吴淞区大场区闸北区真如区
新泾区龙华区高桥区洋泾区杨思区
◎蓬莱区接管会由王家码头路285号迁至警厅路47号。(1950年1月)
◎邑庙区接管会由复兴东路955号关帝庙又迁至大方弄43号(1950年春)
◎对新泾、普陀、新市、杨浦、榆林、真如6区的部分行政区划作调整。(1950年7月12日市人民政府批准)
1. 新泾区苏州河以北、中山西路以南及真如区朱家湾、平民村部分均为工商业地区,划入普陀区。新泾区苏州河以南、天山路以北、古北路以东部分为工业地区,划入长宁区。
2. 新市区引翔、长阳西镇,即东:周家湾到隆昌路的一条小路、南:沿周家浜、西:沿杨树浦港、北:马玉山支路向西沿尤家浜到杨树浦港止,为工商业地区,划入杨浦区。
3. 榆林区北部,东:沿杨树浦港至严家桥止、南:严家桥起沿牛奶浜到大连路底棚户末梢止、西:与提篮桥区交界的老线,为农业地区,划入新市区。
4. 真如区候江桥以北地区突入大场区,受其三面包围,划入大场区。
5. 新泾区纪申港东面地区,突入真如区,划入真如区。
◎新泾区的周家桥、光复路等工业发达地区划归普陀、长宁两区。(1950年6月)
◎静安寺、新成、江宁区接管委员会撤销,成立区人民政府。同时,静安寺区改称为静安区。(1950年6月28日)
◎1950年6月,复设龙华区。
◎杨树浦区改名为杨浦区。(1950年6月)
◎1950年6月,分别成立虹口、北四川路、提篮桥区人民政府。
◎蓬莱区成立区人民政府,同时撤销区接管委员会(1950年7月2日)
◎邑庙区分别成立区人民政府,同时撤销区接管委员会。(1950年7月3日)
◎新泾区江桥乡划入真如区;真如区朱家湾镇划归普陀区。(1950年8月2日市人民政府批准)
◎闸北、龙华、蓬莱、嵩山区部分行政区划作调整:(1950年8月28日市人民政府批准)
1. 自新泾、真如两区一部分划入普陀区后,闸北区西角一部(包括潭子湾、潘家湾两地,即北至中山路、南至苏州河以东地区),受普陀区三面包围,故划入普陀区。
2. 因龙华区面积过大,故将蒲汇塘以北地区宝北乡全部和虹桥半个乡划入新泾区,其中横跨蒲汇塘南北两岸的新桥、七宝两个镇的全部(包括蒲汇塘以北部分)及东端沪杭铁路与蒲汇塘北岸到小安桥之间的三角地带,仍归龙华区;虹桥镇在蒲汇塘以南部分划入新泾区(以上三镇仅指镇的本身不包括其他村落)。新泾区申纪港以西、苏州河以北的虹桥乡划入真如区。
3. 蓬莱区的高昌庙路(今高雄路)以南、肇周路与江边路直达江边以西地区(即江南造船厂的东半部)划入嵩山区。(1950年上海市政府决定)注:江南造船厂原分划为蓬莱、嵩山两部分。
◎闸北区潘家湾、潭子湾地区0.98平方公里划入普陀区。(1950年8月)
◎ 嘉定县南翔区诸翟镇以西原8个保(1128户、4914人、1.8万亩土地)划归上海市新泾区。(1950年8月)
◎新泾区周家桥地区因属城市化地区,划归长宁区。(1950年12月)
◎北四川路区的广中路以北地域划归江湾区。(1950年)
◎虹口区,东至虹口港,西接河南北路、宝山路、淞沪铁路,南临吴淞江、黄浦江,北达俞泾浦,面积1.74平方公里。
◎北四川路区,东至沙泾港、溧阳路,西临西宝兴路、北宝兴路,南达俞泾浦,淞沪铁路,北接广中路、水电路(广中路以北地区划给江湾区),面积5.34平方公里。
◎提篮桥区,东至大连路,西临虹口港、沙泾港,南濒黄浦江,北接今新港路,面积4.06平方公里。